我國計劃到2025年培養20萬名現場工程師,中銳網絡開啟現場工程師合作培養啟動鍵
教育部等五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實施職業教育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通知規劃,到2025年,累計不少于500所職業院校、1000家企業參加項目實施,累計培養不少于20萬名現場工程師。
該通知明確規定,專項培養計劃面向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職業場景下人才緊缺技術崗位,遴選發布生產企業崗位需求,對接匹配職業教育資源,以中國特色學徒制為主要培養形式,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現場工程師培養標準,建設一批現場工程師學院,培養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通知還提出校企聯合實施學徒培養、推進招生考試評價改革、打造雙師結構教學團隊、助力提升員工數字技能等4項基本任務。
網絡現場工程師是誰?
工作在網絡工程的現場工程師,負責網絡工程現場的安裝進度,解決網絡工程現場問題的解決,負責網絡互聯硬件產品的安裝、調試;承擔網絡工程項目后期的培訓事宜;負責網絡硬件產品的維修與保養服務;維護客戶關系,拓展售后業務;處理客戶投訴,提高用戶滿意度;支持銷售團隊,為銷售提供售前技術支持。
中銳通過校企合作,聯手培養現場工程師
為培養貼近現場、服務現場、指導現場的工程師,落實人才強國戰略,在上半年的8月24日,中銳網絡的“現場工程師培養”專項論壇,在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網絡系統管理賽項同期召開。研討會就如何啟動實施“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劃”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就培養精技術、懂工藝、會管理、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是學校產教融合和社會服務內容的升級和創新達成共識。
研討會探討了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的重大意義與緊迫性,強調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樹立自信心、堅持卓越標準,拓展工程場景、營造良好環境,加快評價改革、引領產業發展,優化合作機制、實現資源共享,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強化工程實踐,開發核心課程、深化模式改革等六個方面發力,走超常規人才培養路徑,校企合作共商共建人才培養機制,攜手實現人才培養的高質量發展。
中銳網絡北京分公司王鑫副總經理在會上做了《網絡技術現場工程師培養專項計劃》主題報告,系統闡述了現場工程師培養背景、大型數據中心現場工程師培養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優化、教學模式改革、虛實結合的實踐基地建設思路、師資能力提升路徑等,向院校展示了中銳網絡大型數據中心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方案。
中銳網絡通過和院校共建藍獅學院和網絡項目沉浸式場景,引入產業鏈應用場景、企業導師和先進教學落地場景,重構教學和課程體系,構建適崗的教學資源,建設“雙師型”創新團隊,打造國內一流的生產型實訓基地,培養一批新技術領域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等復合的人才隊伍,實施網絡現場工程師培養專項計劃。